界面新闻记者 |
银行线下网点仍在继续“瘦身”。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最新的年报数据统计,2024年六大国有银行合计网点数量相比2023年减少了300余个。其中,邮储银行(601658.SH,01658.HK)和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减少超过100家,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则是唯一网点数量增加的国有大行。
不过,股份制银行的网点数量则比较稳定。已披露年报的八家股份制银行中,除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浦发银行(600000.SH)、平安银行(000001.SZ)外,其他银行小幅增加了线下网点数量。
“成本、收益失衡倒逼银行优化网点布局。我们这边网点年租金130万元、人力成本270万元、设备运维10万元,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因规模效应不足,单网点年均亏损超200万元。”某国有银行省分行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一些网点持续亏损了多年,并且看不到明显的效益,所以只能选择关闭了。
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减少超百家
线下银行网点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关键阵地,曾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然而,随着数字化浪潮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银行网点的业务量开始下降。
国有六大行方面,截至去年末,邮储银行共有营业网点39224个,与2023年相比减少140家。该行也是线下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
工商银行去年共有营业网点15365个,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130家线下网点;建设银行去年营业机构14201个,其中境内机构14166个,与2023年相比减少89家。
2024年末,中国银行境内商业银行机构总数10279家,相比上年末减少20家;交通银行去年共计有2884家分支机构,其中包含66家境外分支机构。剔除境外分支机构后的数量为2818家,较2023年减少16家。
农业银行是唯一一家网点数量增加的国有大行。截至2024年末,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2877个,与2023年相比,该行去年增加了34家分支机构。
已披露年报的八家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兴业银行(601166.SH)、光大银行(601818.SH)、浙商银行(601916.SH,02016.HK)的网点机构数量较2023年有少量增加,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则有所减少,但总体变化不大。
“股份制银行网点数量相对稳定,是行业质量提升的结果。这一趋势既是数字化转型、区域调整等内部因素的驱动,也是监管政策、市场竞争等外部环境的产物。”华南某股份制银行战略研究部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股份制银行近年来的网点增长更多体现为结构性调整而非总量扩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股份制银行机构布局相对较为集中,原来在经济发达地区网点集中的较多,随着业务发展客户覆盖范围扩大,逐步扩大机构网点布局,从而呈现出网点数量稳定或者略有增加的趋势。
优化网点布局
“商业银行正在优化网点的布局,一些支行效益太差,业务不多。数字银行兴起后,很少有年轻人去网点办理业务,人流断崖式下降,所以很多支行其实没有存在的必要。银行为了节约成本只能选择关闭网点。”某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娄飞鹏表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网点总体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多,机构覆盖面广,面对数字金融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了提高经营绩效,集中资源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在综合平衡后缩减网点数量。
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银行业非柜台渠道业务量呈现显著增长,2016年至2019年银行业的平均离柜率分别为84%、87.58%、88.67%、89.77%,2020年至2023年银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则分别达到了90.88%、90.29%、96.99%、93.86%,表明绝大多数银行业务已经实现线上化。
在网点优化的同时,也有不少银行在调整思路和方向,面向县域、村镇新设网点,提高服务覆盖率和渗透率。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去年向县域乡镇地区投入网点104家,新增覆盖11个空白县域,网点县域覆盖率提升至87.4%,网点资源与地区社会经济资源匹配度稳步提高。
邮储银行则对分布密集且发展潜力受限的网点实施迁撤,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共完成70个网点的优化调整;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参照重点帮扶县管理的新疆和西藏地区新设营业网点7个。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业绩会上表示,当前大城市的金融供给相对过剩,但县域金融服务仍存在空白点。为此,2025年邮储银行将加大县域金融供给力度。
中信银行网点建设资源主要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发达城市和地区倾斜;招商银行去年存量营业网点迁址优化100多家。
上述股份制银行战略研究部门人士说,股份制银行近年来普遍将网点布局策略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传统网点逐渐从交易型向服务型、体验型转变,功能、形态和布局将持续变革。
有话要说...